那些与天神对话的“信号器”,就在你的身边

凡辉特别企划【风水山河】特辑2  2020-11-05

关于凡辉

北京凡辉品牌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本部座落中国首都北京,由跨领域品牌总监杨振华先生创立。

凡辉设计自初创以来,始终致力于前沿科技趋势的研究与设计。

凡辉设计的一切行动围绕商业实现,以品牌战略为指导,落地结果为目标,始终坚持“快速、跨界、高端”的创新理念。

网罗全球最新科趋势,为现代企业提供贴身式设计服务。

凡辉设计业务涵盖【典礼/商务/都市/运动/户外/家居】六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娱/教/健】七类行业维度


————————————————————————————————————————————————————————————————————————————————


在上一期【风水山河】的主题企划开篇中,凡辉设计曾介绍过中国古代哲学来自于先秦时期的天道观。

天道观的形成,源自当时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便将无法解释的事务认定为一种超人的力量,这股力量支配着自然界与人类,并将这种力量定义为天。

随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出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化”,便声称自己是“天之子”,是与“天”拥有同样权威的人格神。“天之子”是“天道”的替行者,这就是天道观。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农耕国家,靠天(这里指天气)生存的人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通过祭祀来试图与“天”沟通,一方面是为了祈求“天”能多给他们好的天气,一方面也想通过无所不知的“天”来窥探未来,趋吉避凶。




在天道观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山顶洞人已经形成了祭祀礼仪、祭祀文化和图腾观念。

古代先民们早期的祭祀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天地、日月、星辰、四季、风雨、山林、江海,这些“天神”都与人们当时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相连。



到了周朝以后,祭祀活动逐渐转移到以人为对象,包括人文始祖、本族祖先、古圣先贤,后来又扩大到诸子百家、各行各业的祖师爷。

祭祀的场所也随制度的完善被固定下来。


坛庙

坛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社稷、神鬼、圣贤、明君、志士的祭坛和祠庙的合称,是祭祀的场所。



对天地设计祖先圣贤鬼神的祭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感恩意识和价值取向。“坛”是修筑的台子——祭坛,“庙”是修建的房子——祠庙或神庙。

坛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祭祀自然界的天地百神,中国古代传统,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

庙在先秦时的本意指太庙、祖庙、家庙、诸神庙,是祭祀祖先、前代贤哲、正神的祠庙和神庙。

北京城区现存能的,最能够代表全国皇家祭祀礼制的坛庙是九坛八庙。


天坛

北京正阳门外天坛公园,曾是明清两朝祭祀昊天上帝的祭坛。



昊天上帝,又称为皇天上帝、天帝、昊神,是中国神话中的
“众神之主”,是前文中提到的“天”。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

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

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

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

天圆地方

天坛外坛墙(又称作外垣墙)为九里三十步,东坛墙、西坛墙、南坛墙为直垣墙,北坛墙为弧形外垣墙,以象征中国人对天地的理解——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是古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
是源于先天八卦的演化中,所推演出的天地运行图,也就是:天圆地方图





其中外部环绕的卦象,代表天的运转规律,而中间方形排列的卦象,则代表地的运转规律。其中,天是主,地是次,天为阳,地为阴。

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其中人又正好是天地的精华物质所构成,因此被视为天地万物之灵,能够感通万物,最灵者也。



大到皇家祭祀建筑设计,小到日常使用的钱币,无一不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哲学观。


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它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

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

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




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




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使整座殿堂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坛周有矮墙一重,东南角设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




坛北有皇乾殿,面阔五间,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后来牌位移至太庙。坛边还有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走牲路和长廊等附属建筑。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间放置的镇石。


圜丘坛

圜丘坛是天坛的五大主要建筑之一。明嘉靖年间的圜丘坛为南向,三层,坛面及栏杆俱用青琉璃瓦,边角用白玉石。




它的规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第一层直径五丈九尺,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每层均高八尺一寸,暗含“九九八十一”的意思。

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圜丘坛最为特色的便是中心的天心石头,站在圜丘坛上层中央的圆心石上发声说话,竟会从四面八方传来悦耳的回音,仿佛是要唤起人们意识上的一种神秘感觉,使人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声响幻境中。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同时并赋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



皇穹宇

皇穹宇位于天坛外壝北棂星门之北,向南,由皇穹宇正殿、东西配殿、大门、围墙组成的一组建筑,是天坛的五大主要建筑之一。




皇穹宇正殿在明代为重檐攒尖顶建筑,圆形以象征天,清乾隆十七年改建为单檐攒尖顶,鎏金宝顶,环转八柱,门窗柱壁施以红色,覆以蓝琉璃瓦。

基高九尺,直径五丈九尺九存,有石制栏杆四十九根。东南西三面设有十四级台阶。

皇穹宇正殿明朝时供奉着黄质金字的“昊天上帝”的神版,清朝则改为供奉着蓝地金字的“皇天上帝”的神版。




皇穹宇围垣具有传声功效,俗称回音壁。回音壁有长距离传输声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墙面有利于声波的传播。

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基本符合弹性体波动方程在表面的边界条件,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到靠近墙面的声波。声波在墙面中传播,也就是在固体中传播,其速度快于在空气中,同时产生的能量损耗也较小,这解释了小声可闻的现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较小的波渗透深度大,损耗也大,有效过滤了低频杂音,同时造成了声音悠长。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天坛,建于
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即人神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现代设计








凡辉观点

天坛作为北京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是古代哲学思想物化形态的巅峰,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建筑中所融入的阴阳风水学,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象的恒通,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虔诚祈愿。

———————————————————————————————————————————————————————————————————————————————

文内引用来源:百度词条,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及图片仅供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返回 主题企划页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