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凡辉特别企划【黄道吉日】特辑8  2021-04-01
关于凡辉

北京凡辉品牌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本部座落中国首都北京,由跨领域品牌总监杨振华先生创立。

凡辉设计自初创以来,始终致力于前沿科技趋势的研究与设计。

凡辉设计的一切行动围绕商业实现,以品牌战略为指导,落地结果为目标,始终坚持“快速、跨界、高端”的创新理念。

网罗全球最新科趋势,为现代企业提供贴身式设计服务。

凡辉设计业务涵盖【典礼/商务/都市/运动/户外/家居】六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娱/教/健】七类行业维度

————————————————————————————————————————————————————————————————————————————————————————————————————————--



春分后的十五天左右,天地气象再次发生变化,日子就到了清明。

清明即是节日,又是节气。

从中国传统农耕角度来看,这个节气气温升高,是春耕的大好时机。

去郊外踏青,我们就能见到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春竹拔节蹿高。



除了踏青赏春,清明还是中国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用美好的春光来祭典先人,让原本沉痛哀伤的思念,变成一场春天的详见。

如此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时节,又是如何成为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呢?

这多半同国人“喜丧”的传统有关。

在华夏民族发展的几千年里,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

尧舜禹曾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这句话后来衍化出“视死如归”的成语。这些都体现了中国道学思想中阴阳循环的理念。

老子还曾为此演绎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通俗来说,就是人活着的机会有十分之三,死亡的机会有十分之三,向死而生的机会有十分之三。

生与死,在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从来都不是割裂的。

因此,欣欣向荣的清明时节,最适合来作为祭祀先人的日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清明习俗,过节不仅是增加生活的仪式感,更有着与天地万物对话的意义。





上巳节与寒食节



在古时候,清明节气前后还有两个节日,一是上巳节,一个是寒食节。

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这个节日是我们说过到大自然吐故纳新,人们经过一个沉闷冬天后要到河边清洗自己,祈福消灾。

寒食节,顾名思义,人们在这一天不得生火做饭,之能吃冷食,并需要祭祀祖先。

清明节在上巳节与寒食节之间,其实兼并了两个节日的习俗。

扫墓




清明扫墓的习俗形成比较晚,中国人祭祀祖先的传统很悠久,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之前,人们对死者只安葬而不植树不设土堆即坟墓标记,祭祀逝者只在宗庙进行。

到春秋晚期,人们开始封以土堆、种上树木以作标记,祭祖也从宗庙改到墓地。

祭坟扫墓的风俗就此流传下来。

扫墓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贡品




清明祭祀贡品一项极为丰富,各地风俗也不大一样。

除了有馒头、水果,南方人也会带上米饭,江南鱼米之乡的人们还要细致地做羹饭,黄豆芽炒油豆腐、红烧黄鱼、红烧肉、鹅肉等。

有的地方把青团当做必备贡品,青团是用艾叶捣碎后取汁与糯米粉肉在一起做成的,里面嵌有豇豆沙或白糖芝麻或黄豆粉做的内陷。

插柳



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

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鬼节”。

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

诗歌




有关清明的诗文名篇非常多。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天下行书第一,也是一篇融写景、抒情、议论的名作,文中描写的就是清明时节的景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在这一段春日乐事的描写之后忽然转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

可以说,这篇文章正是后世清明兼具生与死、欢笑与泪水性质的先导,是专属于清明节的美学哲思。


现代设计









凡辉观点
清明节是大地回春、重获生机的时刻,在好山好水间回忆先人,祭典先人,即是对家庭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致敬。

清明节是属于中国人的醇厚仪式,让在都市漂泊的人们,回到故土,递交答卷的时候。

————————————————————————————————————————————————————————————————————————————————————————————————————

文内引用来源:文章内容源引《节日之说》(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百度百科,图片源自网络。

全部内容仅供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返回 主题企划页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