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通天下

凡辉特别企划【风水山河】特辑7  2020-12-09
关于凡辉

北京凡辉品牌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本部座落中国首都北京,由跨领域品牌总监杨振华先生创立。

凡辉设计自初创以来,始终致力于前沿科技趋势的研究与设计。

凡辉设计的一切行动围绕商业实现,以品牌战略为指导,落地结果为目标,始终坚持“快速、跨界、高端”的创新理念。

网罗全球最新科趋势,为现代企业提供贴身式设计服务。

凡辉设计业务涵盖【典礼/商务/都市/运动/户外/家居】六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娱/教/健】七类行业维度

————————————————————————————————————————————————————————————————————————————————

中国是世界蚕桑业的发源地,1975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牙雕上刻有蚕纹,这证明了中国的祖先在六七千年前便发现了蚕。




从汉代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

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曾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东方“丝国”。



蚕神信仰

蚕神在古代有蚕女、马头娘、马明王、马明菩萨、蚕花娘娘、蚕丝仙姑、蚕皇老太等多种称呼,是民间信奉的司蚕桑之神。




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蚕桑占有重要地位。

所以无论是古代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的中国劳动人民都对蚕神有着很高的敬意。

有关蚕桑生产、祭祀蚕神的风俗习惯,有的来源于对蚕、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于祛除蚕桑病祟的迷信行为,有的反映了对蚕桑丰收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贺,有的关系着蚕桑生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

中国古代丝织品

中国古代丝织品的分类主要有绮、锦、缎、绫、纱、罗等重要品种。


平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物最迟产生于商代。




多彩提花熟丝织物西周时期中国已经出现用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提花的重经织物“经锦”。




缎纹组织的丝织物。

缎的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相邻的两根经丝或纬丝上的组织点均匀分布,不相连续,故外观光亮平滑,质地柔软,厚薄可根据用途进行调节,是极其富丽华美的高级丝织品种。



纱 

表面有均匀方形孔眼的纱组织丝织物。

明清时期,出现了暗花纱、花纱、织金纱、捻金纱、妆花纱、织金妆花纱、遍地金妆花织成衣料。






是用纠织法以地经纱和绞经纱与纬纱交织,形成椒形绞纱孔隙的丝织物。





先蚕坛

北京先蚕坛曾经有多处。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敕礼部:耕桑重事,“古者天子亲耕,皇后亲蚕,以劝天下。自今岁开始,朕亲祀先农,皇后亲蚕。”

于是在安定门外择地建先蚕坛,明世宗亲定先蚕坛规制。

后来以皇后及嫔妃亲蚕出入宫禁不便,遂于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在皇城西苑仁寿宫(又作万寿宫)旁边建先蚕坛。




清圣祖康熙皇帝在中南海丰泽园的东侧设蚕舍,以祀先蚕神。



坛为方形,南向,一层。

东、西、北面均植护坛桑林,南面偏西处有正门三间。

入门即为先蚕坛。先蚕坛东南为观桑台。

观桑台北为亲蚕门一间,绿琉璃瓦歇山顶,门左右连接朱红围墙,围墙北折构成一院落。

院内前殿为茧馆,五开间,绿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三出阶,各5级。

东西配殿各三间,绿琉璃瓦硬山顶。

后殿为织室,五开间,绿琉璃瓦悬山顶,五花山墙,前后出廊,明间出阶。

有东西配殿各三间。

前后殿间有回廊相连。

观桑台东南有先蚕神殿三间。坐东朝西,硬山顶,前出廊,三出阶。

殿南北分别为井亭、宰牲亭各1座,方形绿琉璃瓦攒尖顶。殿西,北有神库三间,南有神厨三间,均为绿琉璃瓦硬山顶。神殿以北有蚕署三间。

蚕署以北有蚕室二十七间。

先蚕坛坛门外东南有一独立院落,其中有陪祀公主福晋室及命妇室各五间,均西向,灰瓦硬山顶。

亲蚕礼

同先农坛皇帝亲耕礼一般,先蚕坛每年也有固定的亲蚕礼。

根据清乾隆朝的规定,行亲蚕礼要先祭祀先蚕神。


祭先蚕于农历三月份择吉举行,皇后和陪祀人员提前两天就进行斋戒,届时穿朝服到先蚕坛,祭先蚕神西陵氏,行六肃、三跪、三拜之礼。

如果当时蚕已出生,次日就行躬桑礼,如蚕未出生,则等蚕生数日后再举行。

躬桑前,要确定从蚕采桑的人选,整治桑田,准备钩筐。



皇后要用金钩,妃嫔银钩,均用黄筐;其他人则用铁钩朱筐。

躬桑当天,皇后右手持钩、左手持筐,率先采桑叶,其他人接着采,采时还要唱采桑歌。蚕妇将采下的桑叶切碎了喂给蚕吃。

蚕结茧以后,由蚕妇选出好的献给皇后,皇后再献给皇帝、皇太后。

之后再择一个吉日,皇后与从桑人员到织室亲自缫丝若干,染成朱绿玄黄等颜色,以供绣制祭服使用。


现代设计



凡辉观点

桑蚕技术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由于丝绸的“物以稀为贵”。

古代技术限制导致一匹绢布需要多人互相配合,花几天时间制成。

产量低,耗时长,造成了丝绸制品价格高昂的基础。

面对求布若渴的世界各国,古代中国实行丝绸垄断,只有智慧的中国知道如何养蚕,如何缫丝,如何制成丝绸。

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后,缓慢高昂的物流成本,进一步推高了丝绸的价格。

丝绸几乎成了那个时代的“硬通货”。

这不免令人感叹,技术垄断的双面性。一方面给本国带来了高回报,一方面也限制了普及传播。

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是当今每个国家与行业必须去慎重选择的。


———————————————————————————————————————————————————————————————————————————————

文内引用来源:文章内容源引百度百科、《城脉 图解北京古城古建》(北京大学出版社,朱正伦、李小燕编著)图片源自网络。

全部内容仅供分享,不做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返回 主题企划页首页